1)第393章 皇权政变_朕即大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听说赵构被擒住的方式,赵桓不由得一笑,说道:“朕这位九弟还真是命中多兵变啊。让虞允文把他送过来。”

  “除了康王,还有甚么事?”

  张浚面色凝重而又紧张,非常谨慎的说道:“太上来信,希望官家能念在手足骨肉情谊,饶康王一命。废除其大王之封,贬为草民,以为赎罪。”

  赵桓眉头一簇,问道:“太上怎么会知道这个消息?”

  张浚感觉全身发寒,这是任何臣子都不愿卷进的漩涡,涉及大宋太上、皇帝、太子三位皇帝的纷争之间。偏向任何一方,都可能给自己家族带来无穷祸患。

  他只能不偏不倚的如实而说:“札子在东京亦有一份,是太子将札子内容告知了太上。”

  果然,话音刚落,张浚就感觉屋内气氛瞬间变得冷硬、肃杀。

  赵桓语气冰冷:“好啊,很好!原来皇室就朕一个恶人。他们父慈子孝,爷睦孙恭。只有朕成了李世民,杀弟囚父,罪恶滔天?”

  “太子是觉得他做太子太久了?”

  张浚只感觉头皮发麻,国家太平,天下无事,皇室就自然就忍不住要权斗夺位。

  大唐的一幕幕简直就是前车之鉴,虽然说高层激烈的政治斗争,跟普通小民的生活没有多大关系。

  但每次朝堂上却是要腥风血雨的。

  官员最大的追求,那就是平稳,最好一辈子没有变化,不用做出决定。

  可是如今激烈的斗争就在眼前,张浚不得不缓和局面,说道:“官家,太子可能只是一时拿不定主意,前往延寿宫请教了一番太上。”

  赵桓十分冷淡的说道:“他既然拿不定主意,那就不用监国了。拜工部尚书苏迟为左相,负责东京的政事堂。卿升为右相,负责票拟。朕相信如今体制下,就算朕不在宫中,大宋也能运转如常!”

  拜苏迟为宰相,是赵桓早就做好的规划布局。

  首先是这位苏迟治黄河有功,非常了解水利。这对接下来大宋在境内进一步建立漕运体系,规划航路非常重要。

  大宋的工业日渐发展,工业产出与原料输送都需要一个发达的航运体系。至少也要形成几个德国鲁尔工业区那种庞大的水运网络。

  在国家蓬勃发展时,需要一位精熟于工程的宰相,位居高位,统筹天下,推进各项水利建设。同时也准备铺设铁轨,建设铁路交通网络。

  其次,这位苏迟出身于名门,苏家中苏洵、苏轼、苏辙都有非常好的门风,这是类似于折家将、杨家将这种六世忠良的名门。

  其实赵桓觉得皇帝不管事也挺好。

  政事堂会更加快速的向内阁方向转变,到时候右相作为首相负责国家政务。皇帝只需要问责并掌握军权就足够了。

  至于太子,赵桓觉得有必要给他一个教训。

  皇帝还年轻着呢,他必须要学会安分守己。这皇位,属不属于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gie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