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549章 宋服冲击_朕即大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除了满剌加之外,大明的旧港宣慰司在南洋还有一座非常重要的军镇,那就是苏门答腊。

  这两座军镇成为大明旧港宣慰司在南洋的军事支柱。

  赵桓下令枢密院守阙书令史把地图推了过来,对岳飞问道:“旧港宣慰司也不唯考虑经济,军事意义也非常重要。枢密院对设置军镇有什么看法?”

  提及军镇,中原人的记忆不可避免地就想到了北魏地六镇起义。

  这场惨烈浩荡的兵变起义,直接动摇了北魏的统治,给了王朝沉痛一击。

  所以对在南洋设置军镇,大宋持非常谨慎的态度。

  岳飞说道:“臣建议将军镇散开,不聚集在一处。南洋不同于北疆,其地广万里,而且各国武力相对孱弱。”

  “相较于北疆的军情,南洋需要的是部队快速抵达,而不是合兵保证战事胜利。”

  随后岳飞一指地图,说道:“枢密院的意见是将军镇分别设置在麻剌加、苏门答腊、爪哇、锡兰和南毗。”

  这几个地方其实都是中原比较熟悉的南洋要地,前三个无需多说了,那就是管控南洋的战略要地。

  锡兰就是斯里兰卡,南毗后来又叫古里国,是印地西侧的最重要港口,与锡兰正好一东一西卡住了印地的咽喉。

  这五个军镇像珍珠一样串在了丝绸之路上,海军可以沿着熟悉的航线抵达任何一处。

  在他们尽忠王事时,朝廷会通过海军几倍的增强他们对当地的影响力和辐射范围。

  但万一他们发生兵变,则会被切断航线,无法威胁中原。

  赵桓看向船长们,问道:“这几处地方卿等都去过吗?”

  韩穗一脸骄矜的表情,说道:“有些地方去过,有些地方我手下商队去过。都是些落后蛮夷之地。”

  赵桓靠在软榻上,平静的给出评价:“他们当然落后,不然王师也不会要进驻过去维持商路。朕想知道的是,当地风土人情如何?”

  关于这个问题,韩穗认真的思考了一下,说道:“这大概要分两个方面来讲。”

  赵桓在软榻上找了个舒服的姿势,笑着说道:“很好。朕有时间有耐心,没有任何紧要琐碎之事烦心,可以听你详细的掰碎了细说。”

  韩穗说道:“这五个城市,都是中原耳熟能详的地方。朝廷或许以为这里风俗异态,不与华同。”

  “但其实远非如此简单。当地的确是有规模庞大的藩邦之人,他们符合朝廷的印象。不通礼仪,使用胡语。这些人与中原有差距,但当地都在开设经史学院,番邦之人全力学习中原文化。”

  “而且由于中原纺织业发达,又有服装之美,各种精美服饰极大的冲击了所有番邦的风俗。土司贵族、番邦豪强、大户豪商、部落酋长都对精美舒适的华服趋之若鹜。”

  “据臣走南闯北这么多年经验来看,大宋服饰在任何番邦当中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gie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