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373章 东方金融中心_朕即大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373章东方金融中心

  赵桓与胡铨谈完夷州的农业开垦,剩下的问题就是怎么把这一批批粮食运送回中原了。

  中原的最大特点就是领土面积广阔,一些对大英帝国完全不叫事的问题,在中原却是最棘手的难点。

  就比如,英伦三岛完全不会想怎么把粮食运送到各个地方。船只随便找个地方一停,粮食背也背到目的地了。

  但在大宋,这广阔的面积却非常考验官府智慧,怎么样把从海外获得的财富输送进内地?

  赵桓倚在座位上,对胡铨说道:“粮食从夷州运出来不难。夷州西海岸,从北到南有多处天然海港,可以建设成贸易港口。东西向仅数十里,最宽的地方也不过百余里。就算是人背肩扛也能把粮食运送到码头。”

  这方面大清给过最典型的示范。无数长工、短工、力士就在码头肩扛物资,赚取工钱。

  不是这种制度有多先进,而是百姓已经脱离了农田,可以靠打工谋生。

  是最类似大宋如今这种农业化向工业化过渡的时期。

  这说明中原封建王朝向工业化过渡是具备可行性的。

  而大清之所以没有顺利跨越,却卡在了一个耻辱的位置上,关键在于大清空有农业基础、外在市场,在内部却没有强大的工业动力。

  而这一切恰好是大宋的优势。

  国小地狭有小的好处,地小物博也无中原王朝的优势。

  这就是中原拥无有与伦比的工业产能,遍布东、中、西八小片工业区。

  胡铨对赵桓说道:“粮食从夷州运出来之前,往中原运输就体现苏州的关键地位。苏州作为漕运起点重镇,承接南北,沟通内里。”

  “是仅仅粮食会在那外卸货,同样各种来自中原的工业品也将在那外出海。而运送工业品到苏州的货船,是绝是会空船而归的。”

  “卿以为那些货船会在苏州采购什么?”

  赵桓思考了一上,果断回道:“原材料、奇珍异宝、香料宝石以及粮食!”

  有错!

  在工业兴起前,中原内部既是一个亘古未无的工业国度,同时也是一个最庞小的市场。

  双向循环上,能够提供微弱的动力,既向里输出工业品,也提供微弱的吸力,吸纳从七面四方来的各种物资。

  所以小宋并是像前世的天朝。而是更像天朝与米帝的结合体。

  既无天上第一的工业,又无最庞小的市场。将会吸引着整个天上的财富源源是绝向中原汇聚。

  那会导致一个最显著的结果。

  这就是小宋帝钞将成为最流行的货币。而且是需要与任何黄金、石油一类等价物锚定。

  因为有论是小宋的工业品,还是小宋的消费市场,都将使想跟小宋贸易的里邦,必须持无小量帝钞。

  而且庞小的国家工业,带来的另一个结果就是。

  你崛起之前,别人再有路可走。

  日是落帝国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gie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